《折疊的時空》王濤當代攝影展在中國畫都濰坊開幕
中央數字電 視國學頻道(北京歌華有線91臺)將于3月10日(周五)—11日(周六)播出節(jié)目“書畫中國--袁學君”,首播時間為21:30,重播時間為次日的:“ 01:30、05:30、09:30、13:30、17:30”。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博士主持人鄭珊珊,中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博士、碩士生導師袁學君老師,以及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美術書法考核高級評委、中國國家畫院美術學博士后、王先岳老師。
讀書、寫作、創(chuàng)作——一切為改變而來
歷史上有許多畫家都兼做學術研究,有的專攻畫史,有的長于畫論,更有些在金石考據諸學科中多有建樹。單山水一科,遠的就有荊浩的《筆法記》,郭熙的《林泉高致》,黃公望的《寫山水訣》,董其昌的《畫禪室隨筆》等,近百年以來的黃賓虹、李可染、陸儼少等在學術研究方面也有成就。從治學到繪畫創(chuàng)新都給我們今天的山水畫研究、學習樹立了成功的榜樣。
本期做客藝術家

袁學君
Yuan Xuejun
又名袁學軍、袁君,號大羊。1967年生于廣東,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山水畫創(chuàng)作與研究方向博士、師從龍瑞先生,F為文化部藝術發(fā)展中心培訓部主任、中國畫創(chuàng)作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中國畫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中國畫藝委會學術秘書兼辦公室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發(fā)展顧問,深圳大學客座教授,廣州大學中國畫碩士生導師,中國書法院、北京大學授課導師。
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展覽并獲獎,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優(yōu)秀獎等。多篇論文、作品發(fā)表于《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書畫》、《書畫世界》、《東方美術》、《榮寶齋》、《中國文化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專業(yè)雜志、報刊。出版有《大美中國——當代國畫經典系列·袁學軍卷》(江西美術出版社),《傳承開拓·當代嶺南中國畫大展作品集——袁君卷》(安徽美術出版社),《中流砥柱·中國當代畫壇名家畫集·袁學軍卷》(線裝書局),《一線經典——袁學軍卷》(江西美術出版社),《21世紀最具潛力畫家個案研究——袁學軍》(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袁學君山水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等個人畫集。作品先后被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法國大使館、丹麥大使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廣州美術學院等國內外機構收藏。
解讀作品

1、 什么是法式:正當一種藝術樣式確立,有了明確的形式特征,也就是逐漸形成某種藝術傳統(tǒng)時,藝術中技藝,知識的成分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一門藝術總要通過各種文化手段形成統(tǒng)一化、完整化的法式系統(tǒng)。法式即"每一門類系統(tǒng)為了使所屬的藝術品能夠作為藝術品來呈現的一種框架結構"。在中國,所有的文化藝術樣式都是被法式重新鑄造過的東西,如棋有棋譜、食有 食譜、拳有拳譜、畫有畫譜……每一種文化的法式都是由多重要素組成的、亦即客體、技巧、融合和傳統(tǒng)等、還包括了情境的上下文關系。所以法式對解釋任何一種文化現象或藝術現象,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背景性概念。

2、 山水畫的法式和重要性:山水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中國山水畫在發(fā)展過程中總結出了豐富的畫學理論和各種法式,反映出歷代山水畫家對于“造化”敏銳的觀察、理解和創(chuàng)造,許多畫理、畫論和法式都是被歷史檢驗了的正確的方法和成果,至今仍是山水畫初學者的必修之路。正因有成熟的法式,使中國山水畫成為世界上最容易入門的畫種之一。在紛繁萬象中篩選物象,并為每一物象在無限多樣的表現中提煉、概括出具有典型意義的形、色、相。如:山有山法、石有石法、樹有樹法、屋宇舟船、景點人物亦各有法。各種法式源于對象又不盡似于對象,是遵從中國畫筆墨特性而抽象、概括出來的最精煉的表現程式,這是繪畫藝術作為一種技藝的必經之路和必然結果。歷代畫家把自己的實踐經驗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隨意、偶然,取恒常、穩(wěn)定,把復雜的筆墨效果、形式、因素提煉為最基本的法式。比如畫樹,先要學各種出枝法,樹有干,干上出枝,枝有大枝、中枝、小枝、粗枝、細枝、枯枝、葉枝。“枝有四法”是樹法的規(guī)律,學畫樹通常先學枯枝。“繁枝削盡留清瘦”是畫枯樹的法式。至于畫樹的用筆,又要符合山水畫的基本語匯——勾、勒、點、染。
中國山水畫法式,從“無法”到“立法”,從“知法”到“用法”再到“無法”,是先賢們對自然事物從認識到表現,從視覺經驗到創(chuàng)作慣例的實踐過程,歷盡千年從山水畫的“范本”上升為山水圖式,并逐步被確認為法式。然而,他不是被固定的,而是流動的。這也是在歷史長河中,每個朝代都有大家出現的原因。 (大家的出現,多因其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法式而流傳)。

3、 法式之內:山水畫法式是建立在長期的、大量的實踐基礎之上的,傳為唐代王維的《山水論》總結了凡畫山水的各種法式,這是山水畫程式確立的開端。“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崇山峻嶺尺樹,寸馬豆人,遠樹無枝,遠山無皴,高與云齊;遠水無波,隱隱似眉,此其式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樓臺樹塞,道路人塞。是看三面,路看一蹼,樹看頂寧,水看岸基,此其法也。”山水畫的法式實質上是一套山水符號的組織方式,是對山水元素的抽象與定型,對山水技法的提煉與概括。事實上王維生活的盛唐時期,山水畫還不具備確立法式的條件,不管是“青綠”、“水墨”、“白描”山水,均繁于畫樹,簡于作山,就是這一時期山水畫的基本特點。當時,畫家眾多、但法式未算完備,因此各啟變端,力求蹊徑,便出現了一片高歌創(chuàng)新的大好局面。但那時的創(chuàng)新,僅為無法求法的探索,各有所圖,未必各有所成。事實上,到五代時,山水畫家已擁有晉宋隋唐以來的山水圖像,但是,真正堪稱“范本”的圖式則是由像荊浩、關仝、李成、范寬、董源、巨然、郭熙這些山水大師提供的。法式的確立使后學者不必再去思考“吾與其師與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諸物者,未若師諸心”,諸如此類對山水畫原始意義的追問。法式已經將“師法自然”中的“自然”圖解為“范本”,越來越具體、詳盡、有規(guī)則的筆法程式的界定使山水圖式日趨成熟。到南宋時,山水大家最大的貢獻就是歸納程式法則,如李唐、馬遠、夏圭等為山水畫提供了清晰、明確的范本。元代山水畫法式是對董源、巨然的完善與提高,是山水畫從寫實走向寫意的過渡階段。“元四家”學董巨,于用筆、皴法提款上更立新法,對明清兩代山水畫影響巨大。黃公望的《寫山水訣》被評為“而山水畫法之秘要,殆盡于是”,自黃以后,山水畫法皆依此文體例。明清山水,南宗山水占據主流,文人善于著述,論畫風氣日盛,從此山水畫論充斥正傳、宗派、師承、門戶、復古論調。從明代董其昌到清初“四王”,都是“仿制、因裘,畫不自作,惟古為變,以致嗜古成癖,泥古不化,把山水程式推向極端。”其時的“南北宗”之爭,文人畫與院畫之爭,不僅是南北方地域文化之爭,其實更是山水畫法式的宗派之爭。
清代是一個文化大總結的時代,他所面臨的是豐厚的傳統(tǒng)積淀和豐富的法式資源。不論是統(tǒng)治者的政治意識,還是民間文化人的自覺意識,清代在許多文化方面都做了大量的集成工程!督孀訄@畫傳》初集便是歷代山水畫法式之大集成之一。至今還影響著山水畫的繼承與傳播。當然一切都是在藝術規(guī)律中的傳承,法式之內承與啟的關系,其實就是山水畫推演發(fā)展的過程。

4、法式之外:中國山水畫論在維護法式的同時,對能夠使“山水為之一變”的山水大家給予極大的肯定,法式內的圖式更新也會受到鼓勵。清代笪重光曾說:“善師者師化工,不善師者縑素,拘法者守家數,不拘法者變門庭。”在山水之變中,創(chuàng)新的對立面不是傳統(tǒng)的因襲,而是對更古老的傳統(tǒng)的回歸。主張變法、創(chuàng)新的石濤在《畫語錄》中也說:“古者,識其具也。化者,識其具而弗為也。具古以化,未見夫人也。嘗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識拘于似則不廣,故君子唯借古以開今也。”石濤也強調創(chuàng)新并非推到一切重新來過,“識之具”是借古開今的基礎。
翻開山水畫的發(fā)展史,其不同時代,不同流派,不同面貌大師們的“創(chuàng)新”道路歷歷在目。只要后學者掌握了山水畫已有的法式元素,“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石濤語),畫作便永生新象,畫家們便永遠不會技窮,就如同學習中國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一般,只有扎實地打好漢字的基礎與語法基礎,然后通過自己的感悟,就能造出優(yōu)美的句子去組構成一篇篇文采卓群的文章,甚至煌煌巨著。山水畫法式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亦如文學,從基本內功的修煉,再到破繭式的向外擴張,自出機杼。

5、法式之內與外的關系:中國山水畫歷來講究內具資稟,外有學識,更不廢法度,才能兼具形、意、氣、韻之長,既講“受”與“識”,也講“常”與“變”方有大成。法式是活的生命,在不停地繼承與發(fā)展著。故此,從發(fā)內走到法外才能真正地使藝術回歸到法式的宗義,以達到藝術演進的最終目的,這便是出人于法式內外的意義。
欄目介紹
中央數字電視國學頻道《書畫中國》欄目以“打造書畫界最權威書畫評論節(jié)目”為宗旨。常規(guī)節(jié)目設置一位主持人、一位著名書畫家、一位著名美術評論家共同探討、爭論、剖析相關書畫方面藝術表現形式,并輔助小片外拍采訪等手段豐富節(jié)目表現形式,力圖讓節(jié)目內容更具學術權威性和電視藝術性。
特別節(jié)目以大型外景寫生為主,書畫藝術家展覽筆會活動為輔,拍攝具有中國特色的名山大川風土人情的中國歷史傳統(tǒng)特色,全方位全視角拍攝,展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書畫中國味道。
欄目以提倡國學傳統(tǒng)文化,提升書畫節(jié)目可視性為己任。讓電視觀眾及書畫愛好者更加深入了解藝術作品學術性和審美標準建立。
播出平臺:國學頻道
制作出品:北京翰霖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首播周五:21:30-22:00
重播周六:(01:30--02:00,05:30--06:00,09:30--10:00,13:30--14:00,17:30--18:00)
《書畫中國》節(jié)目由大成尚品古典紅木家具集團有限公司冠名播出

著名演員王剛代言大成尚品古典紅木家具集團總冠名國學頻道《書畫中國》欄目。
大成尚品古典紅木家具集團總部位于木雕之都——浙江省東陽市,是一家集研發(fā)、設計、生產、銷售、私人高端定制為一體的集團化、專業(yè)化的古典紅木家具生產企業(yè),公司主營多種高端材質的明清古典家具、新中式紅木家具、新古典紅木家具。
大成尚品古典紅木家具集體有限公司熱線電話:400-808-7979
鳴謝單位: 大成尚品、佳禾廣告?zhèn)髅?、廣州香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