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中國畫—瓷畫
中國的國畫,獨樹一幟,是世界藝術中的一座高峰。其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畫是最有中國民族風格的作品,名家輩出,名作如云——那都是以紙作畫的。更有獨具匠心的制瓷工匠,以瓷器作紙,在瓷器上作出了五彩斑斕的作品——瓷畫。由于瓷畫的瓷器質地瑩潤,色澤艷麗,千百年來,我國書畫名家創(chuàng)造了許許多多讓人嘆為觀止的瓷畫。書畫圈網(wǎng)編輯依據(jù)相關資料整理出如下文字,希望對喜歡瓷畫的朋友有所幫助。
瓷畫雖好,創(chuàng)作不易
瓷畫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物博的發(fā)明,在古代各種手工藝品中占有獨特的地位。瓷畫以花鳥畫獨占鰲頭,如纏枝扁菊、纏枝牡華丹、芭蕉竹石、七彩蓮中華花、太平鳥等等,曾受到廣大民眾喜愛。
瓷畫故名思義是在瓷上作畫,大家知道,宣紙和瓷器的料性不同,繪畫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還要創(chuàng)作出同宣紙一樣的國畫效果。瓷器有多種形狀,要隨形作畫。瓷器畫分釉下彩和釉上彩,畫釉下彩時,畫在瓷坯上一個樣兒,上釉再燒制出來后,有時與自己想要的色彩不同,瓷器燒造完成后,會縮小,有時瓷器會發(fā)生炸裂,所以,創(chuàng)作一件上品瓷器十分不容易。創(chuàng)作釉上彩時,瓷器釉面光滑,繪畫的顏料都是自然礦物質研磨成的,著色不易,達到國畫的藝術效果更難,得經(jīng)過長期練習。釉上彩繪制完成后,還得回窯再次燒制。
因此,要想創(chuàng)作一幅好的瓷畫,不僅僅是畫家功夫了。
強烈的觸摸質感——瓷畫上的花鳥
在繪畫上,中國人最愛表達的吉祥方式是喜鵲登枝圖案,而在瓷畫上,喜鵲登枝自然是最常見的。紙上作畫與瓷器上繪圖雖然難度大,但一旦被成功移植到了瓷器上以后,又與作在畫紙上的作品有了不同,如瓷畫上最為常見的喜鵲登枝的兩只喜鵲,栩栩如生,有一種強烈的觸摸質感。
瓷畫《喜鵲登枝》
我們再看張著嘴的石榴,紅艷艷的花朵,表現(xiàn)的是中國人傳統(tǒng)的多子多福的心愿。畫面生動活潑。大紅大綠,充滿喜慶的色彩與圖案。
“發(fā)生”在瓷器上的愛情故事
瓷畫《西廂記》組圖
這片瓷畫,表達的是《西廂記》故事。上面的是“聽琴”,張生彈琴時的專注,崔鶯鶯聽琴時的矛盾,紅娘要玉成好事的焦急,都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下面的是“長亭”,張生和崔鶯鶯一騎馬,一乘車,回頭相看,“伯勞東去燕西飛”,依依不舍之情都在這一回頭之中了。更難得的是,不管是花園中的亭臺、花草,還是郊外的垂柳、小橋,都只用幾筆就表現(xiàn)出來了,烘托了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