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國獨特的中國現(xiàn)代繪畫之路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文化藝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1960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5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從1979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從1960年代起,張立國的繪畫作品大量參加國內(nèi)外的各種展覽,并多次被選入全國美展。如,1964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第4屆全國美展;1979年參加在北海公園展出的北京美協(xié)畫展;1985年參加在日本宮崎綜合博物館展出的中日友好現(xiàn)代美術展;1986年參加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油畫展》;1987年參加上海舉辦的第一屆《中國油畫展》;1990年張立國在北京歐美同學會舉辦個人畫展。2002年在德國卡塞爾的施菲爾特皇宮舉辦張立國個人畫展;2004年在德國柏林的魯?shù)罓柗虍嬂扰e辦張立國個人畫展;2008年在德國魏瑪市政廳美術館舉辦“寧靜的力量-張立國畫展”。201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張立國繪畫大展”。此外,作為學者型藝術家的張立國還發(fā)表了許多論文,如《抽象,科學,藝術, 文明》,《不可避免的選擇》,《世紀末的興奮》,《科學在我心中也是藝術》等,并著有專著:《繪畫色彩觀念演變》。

前不久,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批準,由中國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xié)辦的“張立國藝術研討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中國美術館及其國家近現(xiàn)代美術研究中心將開展建構中國現(xiàn)代藝術體系的系統(tǒng)性研究。張立國藝術研討會是中國美術館首次沒有展覽而獨立地把圍繞一個藝術家為核心的藝術現(xiàn)象進行個案學術研究的嘗試。

張立國的藝術人生,罕見地跨越了新中國美術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并通過其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對時代精神自主地表達。其作品沒有淹沒于改革開放之前的政治洪流與此后的商業(yè)巨浪之下,而是始終堅持探索中國繪畫的現(xiàn)代性之路。在其作品及其歷史背景之下,閃爍著藝術家自身人格與藝術純潔之美的光輝。張立國的藝術之路開辟了一條不同于前蘇聯(lián)現(xiàn)實主義與西方當代主義的獨特的中國現(xiàn)代繪畫之路。由此,圍繞這個獨特的藝術現(xiàn)象,研討會深入分析和討論了包括張立國個人的藝術成就、新中國美術的現(xiàn)代化之路以及新中國的美術教育等多個論題。

研討會首先由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吳為山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敢致辭。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邵大箴,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史系終身教授高名潞,中國美術館學術部主任張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明賢,美國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學院美術史系教授周彥,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汪民安,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端廷,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趙云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輝,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劉杰以及來自國內(nèi)外藝術研究領域的學者、策展人及文化研究者等先后發(fā)言。研討會由邵大箴、朱青生、高名潞、王明賢和趙云川共同主持。
研討會上還放映了張立國先生的個人紀錄片,回顧張立國先生藝術生涯的各個時期,展現(xiàn)其獨特的中國經(jīng)典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形成過程。研討會分為4個不同的議題分別展開。具體是:第一場“張立國藝術實踐與中國繪畫觀念的演變”,第二場“山水主題與抽象浪漫主義”,第三場“影子主題與現(xiàn)代性”,第四場“張立國藝術教育實踐與中國藝術學院教學的演變”。
此次研討會不僅對于藝術家本人去世后的回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研究中國現(xiàn)代繪畫的形成與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張立國在其繪畫創(chuàng)作中堅持獨立的探索,始終堅持獨立的個人價值,將中國文化與西方現(xiàn)代繪畫相融合,自然的形成了具有個人風格的中國現(xiàn)代主義繪畫。實際上,他始終沒有放棄思考與探索,不斷地將繪畫藝術的自律性,中西美學的文化傳統(tǒng)與藝術家個人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作出跨越時代的作品。張立國的作品罕見的跨越了新中國美術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創(chuàng)造了個人風格的經(jīng)典中國現(xiàn)代主義繪畫。實際上現(xiàn)代化成為這一代藝術家的宿命。張立國的中國經(jīng)典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形成與發(fā)展,對于理解中國當代藝術和整個新中國藝術發(fā)展史都有幫助意義。(李深根供稿)
(轉(zhuǎn)自《光明日報》2015年7月29日文化新聞版)
“張立國先生的藝術是在傳統(tǒng)藝術的大樹上成長起來的,所以根非常扎實,這個根既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又有西方傳統(tǒng)文化的根,但他又有現(xiàn)代主義的觀念,他在這方面的思考是走在前面的,他這條路走到現(xiàn)在是比較健康的、比較扎實的。我覺得張立國先生所走的現(xiàn)代主義之路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像他這種高度和探索的深度,以及達到的藝術的高度是不多的。” --- 邵大箴
“張立國先生是一個比較獨特的藝術現(xiàn)象,具有代表性。他是中央美院畢業(yè)的,學習了以法國油畫為代表的寫實主義,也學習了以蘇聯(lián)油畫為代表的現(xiàn)實主義,但是他又在改革開放的這樣一個風潮中到德國去辦展覽,與德國的對話過程中感受世界現(xiàn)代美術,所以他當然說是一個有資格對繪畫語言本體進行探索和研究的創(chuàng)新藝術家,同時也是新中國美術教育體系的一個受惠者、受益者,也是從古典到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特定時期中探索的成功者。”
--- 吳為山
“我覺得張立國先生2014年的逝世,對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探索來講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損失。張立國先生是一位有著深刻思想內(nèi)涵的學者型的畫家,也是中國探索現(xiàn)代主義藝術重要成就的代表,他的藝術值得我們后人認真地研究和總結。” ---張 敢
我覺得張立國先生作為知識分子、教授,中國藝術學院的畫家,他保持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獨立性,這種獨立性是非常可貴的,也就是他對人類和自身不斷地探索和反思,在這一點上,張先生可以做我們的楷模。他首先超越自身,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在我們中國過去100年的歷史中,包括社會的各方面因素,甚至是教育系統(tǒng)都為我們自身設定了很多的局限性,這一點上張先生始終在追求現(xiàn)代性,要突破和找到某種東西,這是非常可貴的。
--- 高名潞
“張立國先生是那一代人中的變革者,是一個有著超越思維的勇敢擔當?shù)乃囆g家,正因為這樣,他的藝術具有了獨特的魅力,他的藝術會得到我們后人的敬佩。張立國的藝術作品具有符號性、時空性、原真性、象征性、四個特性。我認為研究張立國的藝術現(xiàn)象的價值在于其作為一個很好、很可貴的個案來幫助我們重新審視、梳理過去30多年來中國現(xiàn)代藝術。” ---張 晴
“張立國那一代的藝術家,對中國藝術現(xiàn)代化的推進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張立國是一個作出了巨大貢獻的藝術家。這里面還有一個話題就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與中國藝術現(xiàn)代化的關系。龐薰琹、張光宇、吳冠中、張立國這些藝術家都曾執(zhí)教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所以該院對中國藝術的推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王端廷
“此前的世界藝術史大會的主題就是在討論,世界上其實不只有一個藝術,我們今天把藝術看作是一個復數(shù)。有了這樣的意識,反過來看張立國先生的作品,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他的油畫在用筆中間有一種波折和變動,這種理解就是如何在筆畫的運動中,把人更深的思考和修養(yǎng)涵蓋在里面。這是張先生作品里很突出的一個特點。”--- 朱青生
“張立國先生的山水風景作品,一方面有中國文人的素養(yǎng),有對自然的領悟,但是更主要的是以現(xiàn)代的眼光來敘說,所以科學的底線是他創(chuàng)作新的藝術的根基。正是這一批山水主題的作品,還有影子系列的作品,以及張立國先生的代表作《天長地久》,使得張立國先生在當代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認為張立國先生的作品,是50年中國現(xiàn)當代藝術史非常重要的一個個案。” --- 王明賢
“張立國先生的《天長地久》這件作品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另一方面是80年代文化背景下的。我認為《天長地久》這件作品應該好好地進行研究,它是一種中西的對話也是一種古今的對話。把他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研究以后,可以引導我們縱覽張先生從50年代到本世紀的一個大的發(fā)展脈絡。” ---周 彥
張立國先生的繪畫是非常自覺、非常有系統(tǒng)地進行形式主義的探索。我看他70年代的那些畫,跟中國整個的文革繪畫的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在60年代、70年代初,張先生一直是進行形式主義探索,這在中國的藝術家里是非常少的,基本上沒有什么形式主義的探索。所以通過這條線索也許我們可以梳理出另外一種中國當代繪畫史或者是當代藝術史。 - -- 汪民安
我非常有幸成為張立國先生的學生和同事,在先生一生的藝術探索和教育中,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非常難忘和值得思考的地方。先生有自己獨立之人格、獨立之思想,獨立之探索精神。另外先生既教書又育人,注重特色,因材施教。在跟張立國先生接觸的近20年的時間里,先生非常地低調(diào),從不張揚自己,我們開會他都很少發(fā)言,但只要是對教學和藝術方面,他從來不含糊,比如說學院的教學改革上,他提出了很多教育的理念。
--- 陳輝
張立國老師能得到學生們的愛戴,除了有思想、有藝術的理想在里面,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他人格的魅力。對我們來說他很善良,充滿著愛,心胸非常地寬廣。我很贊同張立國先生的畫是很有高度的,不光是研究他的畫,可能他獨特的現(xiàn)象,他這個人在中國這個社會里不同于別的畫家的獨特的氣質(zhì)。另外我也很贊同要評定他的畫需要重新看待中國的繪畫史。我作為一個他的學生,我把張老師看得很偉大,他很多的思想散發(fā)著光輝。
--- 趙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