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盡花仙好風流-----著名牡丹畫家安君康
安君康
他是一位實力派青年書畫家、他以擅長寫意牡丹和蘭草畫名聞西北、他的書畫作品多次在國內(nèi)外書畫大展中獲獎、他的百余件作品流傳日美新韓等多個國家、或被多家藝術(shù)機構(gòu)和多位國內(nèi)外收藏家收藏。他,就是被藝術(shù)界稱為"關(guān)中牡丹安"和"墨蘭圣手"的陜西著名牡丹畫家安君康先生。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正如那首著名的《牡丹之歌》里唱的:"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冰封大地的時候,你曾孕育著生機一片,春風吹來的時候,你把美麗帶給人間……"。牡丹花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顏色,富于變化的花型,沁人心脾的香氣,碩大花朵上絲絹般的花瓣所表現(xiàn)出的風韻,給人以特有的自然美感,牡丹自古就被人們認為是"繁榮富強,吉祥幸福"的象征,萬花叢中,牡丹獨享著 "國色天香"的美譽。國人公認牡丹為"花中之王"、"國花"。牡丹畫也會帶給別人喜氣、幸福和安康。
因此,牡丹一直以來是歷代中國畫家描繪的重要題材之一。在中國繪畫史上,也涌現(xiàn)過許許多多以畫牡丹而千古流芳的國畫大家。最早的記載是南北朝時楊子華畫牡丹,此后,唐代邊鸞畫牡丹"妙得生意, 不失潤澤";五代徐熙畫《牡丹圖》堪稱當時花鳥畫中的一絕,他創(chuàng)造了疊色漬染法,落墨較重,薄施丹粉,用筆清秀,意趣生動;明代徐渭用潑墨法畫牡丹,他的作品以水墨寫意,潑辣豪放,筆墨洗練,一掃前人呆板造作之氣,使其所畫牡丹更具強烈的表現(xiàn)力;清代惲壽平畫的牡丹潤秀清雅,自成一體,素有"惲派"之稱;到了近代,繪畫大師齊白石畫的牡丹畫,用筆簡練,常是寥寥數(shù)筆,卻生機盎然。王雪濤也曾畫了大量的牡丹畫,幅幅神態(tài)各異,生機勃勃。他們都為后來的牡丹畫家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范本,也給后人樹立了一個個很難逾越牡丹畫藝術(shù)的標桿。
相傳武皇當年冬游上苑,令百花齊放,唯牡丹"獨不奉詔"。其不媚權(quán)貴,不趨炎附勢,特立獨處的個性很令他敬佩。安君康先生癡情牡丹畫20余年,他不僅著迷于牡丹的華貴絢麗、艷而不俗的國色天香,更是欣賞它的傲骨氣節(jié)。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還是中學生的他在經(jīng)常有國畫和文學作品在刊物發(fā)表,已經(jīng)是同學中小有名氣的"少年書畫家"。他畫竹子、畫老鷹、畫荷花、畫葡萄、畫紫藤、畫雞畫鴨。雖然技藝在不斷提高。安君康卻一直有個心事。那就是,他總覺得畫這些題材難以表達出自己對祖國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的和美好生活的感悟。一個偶然的機會,安君康去洛陽。第一次看到了活生生的牡丹花,他眼前一亮,突然有了一種強烈的欲望--他要畫牡丹,用自己的畫筆描摹牡丹的妍麗華貴和勃勃生機,表達對祖國繁榮昌盛的歌頌和對美好未來祝福。從此,他癡迷上了牡丹,他多次自費到洛陽、荷澤的牡丹花園寫生。往往在牡丹花前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用速寫、水彩、水粉、國畫等不同的手法寫生。探究牡丹的生長規(guī)律,尋找最佳的表現(xiàn)方法。他畫了數(shù)以千計的寫生稿。為日后的牡丹畫創(chuàng)作準備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而牡丹也幾乎成了安君康生命中精神的支柱,賦予他生活的信心活力和對美的追求。
安君康作品《春色滿園》68×136cm
安君康作品《國色朝酣》68×136cm
安君康作品《春暖》68×136cm
安君康作品《花間一曲奏陽春》70×240cm
安君康曾經(jīng)廣泛而系統(tǒng)的研習過國畫理論和歷代書畫大家特別是牡丹畫家的作品。并幾次外出求學,轉(zhuǎn)益多師,問道于對當代國畫名家孫其峰、賈寶珉等先生。對大師們的作品加以分析、研究、舍棄、廣收博采,融會貫通,綜諸家之長,結(jié)合個人感悟,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生動、清新向上、雅俗共賞的藝術(shù)風格,他力求在保持文人畫高品位審美價值的同時強化時代氣息和個人情感的表現(xiàn),使脫離世俗的文人畫有了更多的生活實感的關(guān)照。他的畫筆墨活潑,潑辣奔放,韻味十足。安君康閱歷豐富,氣質(zhì)涵養(yǎng)深厚,堅定而樂觀。因此他的畫追求一種氣勢、一種神韻,表達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性和一種積極向上的偉大的民族精神。作品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意韻飛揚,生機盎然。充滿詩情畫意,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他個人心靈的寫照。他筆下的牡丹,用色清麗不俗,于淡雅中顯現(xiàn)雍容華貴之神韻;牡丹常常是有所寄托,寄寓畫家對生活的感受,抒情達意,主題鮮明;蛩瀑F妃醉酒、或若羞含顰、或玉顏皎皎、或奔放熱忱……。雋秀高雅、有的艷麗灑脫、有的蘊涵端莊、有的雍容華貴、有的風姿綽約……。那紅牡丹艷若蒸霞,粉牡丹嬌嫩嫵媚,白牡丹素潔無瑕,藍牡丹亭亭淡雅……。牡丹活靈活現(xiàn),千姿百態(tài),惹人喜愛。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安君康是當代畫壇為數(shù)不多的水墨牡丹畫家之一。 他的牡丹作品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水墨白牡丹。歷朝各代,以牡丹畫名重于畫壇者,不勝枚舉。當今盛世,牡丹畫家更是層出不窮,然而以純水墨畫牡丹的畫家還是不多。以純水墨畫白牡丹的畫家卻仍然寥若辰星。他的水墨牡丹畫,可貴之處就在于妙能師古,又不為古法所泥。在保持傳統(tǒng)文人畫特色的基礎(chǔ)上,有了光影的東西,有了肌理的趣味,接近沒骨畫法,又較之形象更生動、更傳神,筆墨語言更豐富,時代氣息更顯明。觀之清純可人、生氣逸發(fā)、古趣盎然、姿致別具。既不失牡丹綽約的風采,更能表現(xiàn)其神韻而且擺脫了俗格成法。
我很喜歡甘肅文化名人馬槐楠先生給安君康的一首贈詩,特錄于后,作為本文的結(jié)束語。詩曰:賞花何需去洛陽,要覽春色訪君康;水墨牡丹佳秦隴,獨占花譜第一章。
安君康,號半坡山人。陜西永壽縣人。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guān)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秘魯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世僑書畫院秘魯創(chuàng)作院顧問、咸陽市書畫藝術(shù)研究院副院長、咸陽市愛心使者藝術(shù)團名譽副團長、永壽縣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職業(yè)書畫家。(王民)
(編輯:盤古收藏網(wǎng) 來源:盤古收藏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