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癡”方學斌——因為喜歡 所以執(zhí)著
“硯癡”方學斌——因為喜歡 所以執(zhí)著
——訪中國硯雕大師方學斌
□ 方鴻惟
很多時候,我們從事一項工作并且取得不俗成績的動因,歸根結底在于我們喜歡。因為喜歡,所以執(zhí)著。于是相繼出現了醉心于某項事業(yè)的個體或群體,譬如所謂的舞癡、琴癡、劍癡……歙縣“披云軒”的方學斌,迷戀硯石雕刻近三十年,成就驕人,無疑是一個“硯癡”。
走進方學斌硯雕藝術館,仿佛走進了歙硯的歷史博物館,又仿佛一腳走進了清明上河圖。精致玲瓏的藝術館里,美輪美奐的各式硯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一件件充滿徽派石雕風格的硯雕“渾厚樸實、美觀大方、刀法剛健、花式多樣”,給人一種渾厚凝重的藝術美和卷舒自如的飄逸美。
方學斌硯雕作品《蓬萊盛會》
透過藝術館的大門玻璃,一墻之隔的過境公路上,車水馬龍,方學斌硯雕藝術館卻在鬧市中保持著一份寧靜高遠。
“門外紅塵,門里凈地。”這是方學斌硯雕藝術館給我的第一印象。
簡單地寒暄后,方學斌帶我參觀他的硯雕藝術館。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還沒來得及欣賞美奐絕倫的硯雕作品,我的目光就被墻上懸掛著的、那些熠熠生輝的榮譽證書所吸引而先睹為快:
方學斌作品:老坑眉紋仔料《賜!
1997年作品《江南秋色》被安徽省政府選贈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
2005年在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和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創(chuàng)作大展世紀杯”的活動中,硯雕作品《富貴圖》榮獲金獎;
2008年第43屆“全國工藝品旅游紀念大會創(chuàng)新作品設計大賽”榮獲銀獎;
2009年在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09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2012年榮獲中國歙硯大展一等獎;2013年11月,在第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2013年12月,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金獎。
由于方學斌獲獎太多,我所摘述的這些證書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走進冰山,將不知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震撼和驚喜。
方學斌作品:優(yōu)等歙硯水浪石材《竹林七賢》
徜徉在方學斌的榮譽墻面前,我有點震驚和迷惘。震驚的是,方學斌的成就顯然超出了我的想象;迷惘的是,如此浩瀚的大獎得主,方學斌的表現卻波瀾不驚,臉上平靜得看不到一絲漣漪,眉梢間也看不出一點得意神情。
我總覺得,一個人守住清貧不是一件難事。但要在數不清的大獎和諸多榮譽面前,尚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一份寵辱不驚的心態(tài),方學斌的人品令我肅然起敬。
難道方學斌真的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
帶著一絲不甘,我跟方學斌大師坐下來進行交談。
茶過三盞,話過百句。深入交談之中,方學斌終于有了一絲得色。這一絲得色,讓我迅速捕捉到了一點苗頭?墒墙酉氯サ恼勗,卻讓我在“失意”中更加深了對大師的崇敬。
“我現在是安徽省行知中學徽雕藝術班的專業(yè)指導師!”方學斌的話里有重重的自豪感。為了讓我確信,方學斌急著要其兒子去取行知中學的聘書。
方學斌的話讓我大跌眼鏡。就方學斌現在擁有的頭銜而言,“中華傳統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常任理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非物質文化項目傳承人”“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都個頂個地含金量十足。在我的潛意識中,一個中專學校的專業(yè)指導師,似乎不應該讓方學斌產生這么大的反應。
“我跟我愛人都是行知學校的硯雕指導師。”方學斌的話音很淳樸,“別小看這個專業(yè)指導師,因為我們終有一天會老去,歙縣硯雕這門技藝必須有更多的年輕人傳承下去。而我們,正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
人品即是硯品。
方學斌告訴我,他在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從來沒有對自己放松過要求,從石材的選擇到構思的完成,每個過程都追求精益求精。多年來,方學斌始終堅持以上好的石材作為自己的硯雕用石,“石頭跟硯雕師也要講究緣分,有些東西如果沒有緣分,那就寧缺毋濫!”
歙硯制作工藝十分考究,工序繁多復雜。每道工序都必須認真對待。制作過程中雕刻者的創(chuàng)意和構思很重要,因材施藝,隨形就勢,利用天然的紋理,巧妙的構思,方可琢出意境極高的作品。
方學斌硯雕藝術館里的作品,充分展現了歙硯制作的頂級水準。
在一尊《十八羅漢》大型硯雕前,我的目光再一次被深深吸引。
這是一面呈長條狀的大型藝術作品。整個作品長約0.8米,厚30厘米,采用的石材是頂級的眉紋石。作品莊嚴肅穆,十八羅漢形態(tài)各異,或嗔或怒,或動或靜,或笑或哭,或托塔或舉缽,或降龍或伏虎,羅漢表情極其生動,栩栩如生。硯雕作品層次分明,人物造型依石勢而刻,內容翔實。尤其是硯雕正中央的如來佛祖塑像,寶相莊嚴,俯視眾生,望之便生出一份佛意。佛祖頂上的肉髻,更是能看出雕刻者的高超技藝,那肉髻紋理細膩,圈圈純圓,螺發(fā)右旋,非一日之功所能刻成。
“《十八羅漢》硯是我的鎮(zhèn)館之寶。從得到這塊硯石,我便開始構思怎樣利用這塊硯石的形狀,雕刻出一件硯雕精品!”說起這件作品,方學斌興致盎然。“光構思,就花了三年多時間,從開始下刀到作品成功,也花了我大半年的時間?梢哉f,《十八羅漢》硯雕,是我費時費心最多的一件作品。”
在硯雕界,以《十八羅漢》為題的硯雕作品比比皆是。怎樣打破傳統刻法,怎樣雕刻出跟別人不一樣的藝術作品,怎樣才能挑戰(zhàn)藝術的更高層次?方學斌告訴我,硯雕要講究不雕而雕,構思精巧、雕刻完美,作品里的藝術境界才能達到超凡脫俗,這樣的作品才是精品。
喝著茶,聊著天,從硯雕作品轉到方學斌的身世,方大師不平凡的經歷讓我發(fā)出這樣的感嘆:作為“硯癡”,在生活和硯刀的雕琢下,方學斌本人更像是硯雕界的一個精品。
1967年出生的方學斌,自幼喜愛畫畫。1983年,方學斌到當時的歙縣工藝廠參觀,那些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讓方學斌對硯雕這門技藝一見鐘情,從此便醉心學習硯雕技術。后師從“鬼才”硯雕大師方見塵先生,方學斌學習刻苦,又肯鉆研,不幾年的功夫,就打下了堅實的雕刻基礎。
1989年縣工藝廠公開選招硯雕特長工,方學斌躍躍欲試。對于癡迷于硯雕的方學斌來說,如果能考進工藝廠,不啻是一次劃時代的機遇,因為那個時代的“農轉非”,是一件比雕刻出極品硯雕還要艱難的大事。
困難面前不退縮,執(zhí)著的方學斌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憑著自己高超的技藝,方學斌從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縣工藝廠創(chuàng)研科的硯雕師。當年在由輕工業(yè)部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活動中,初出茅廬的方學斌便一鳴驚人,首次參展,其作品《水墨徽州》榮獲全國二等獎,這可是在硯雕界極有分量的獎項。次年,年輕的方學斌便被提任為工藝廠的創(chuàng)研室主任。
正當方學斌在工藝廠如魚得水之際,中國的改革車輪也開到了徽州這塊古老又年輕的土地上。此后,工藝廠改制,迫于生活壓力,有些工藝師離開了硯雕舞臺。從工藝廠出來后,方學斌沒有絲毫猶豫,憑著對硯雕的喜歡和癡迷,跟愛人周暉一起開辦了硯雕館,一直到今天,方學斌都始終在喜歡中堅守,在堅守中執(zhí)著,在執(zhí)著中傳承,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方學斌說,這一切,都源于兩個字:喜歡!
因為喜歡,所以執(zhí)著。
執(zhí)著的方學斌終于等到了春暖花開時。
由于方學斌的作品具有“采天然之靈氣,集天地之精華,構圖獨具匠心,樸素大方,刀法剛健,功力深厚”的優(yōu)點,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1997年,其《江南秋色》硯被省政府選贈香港首任長官董建華先生!端闪盅啪鄢帯2009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金獎!度嗣袢請蟆、《安徽經濟報》、《黃山日報》、中央電視臺《鑒寶》、《神州風采》欄目、安徽電視臺等各大媒體都對方學斌作了專題報道,文物鑒賞家史樹清更是欣然提筆,贊嘆方學斌的作品“巧奪天空”。
逐一欣賞方學斌硯雕藝術館館藏作品,我深以為意。
有著優(yōu)異畫畫功底的方學斌,其硯雕作品,隱含水墨國畫之美。作品集徽州山水、民俗、歷史人物、詩詞、神話為一體,有一種獨特的文化意蘊。以江南水榭為大背景,歷史典故、文學巨著、徽州傳說為創(chuàng)作源泉,將徽州四雕的技藝融入自己的雕刻中,因石施刻。于是,方學斌的硯雕作品,便帶有極強的故事感和立體感,鏤空澈明,每一層次都有不同的韻味。每方硯臺都體現了方學斌打造精品硯臺的意識和非凡的功力。
門外紅塵,門里凈地。結束采訪,走出方學斌硯雕藝術館,恍惚間,仿佛在歙硯歷史文化長廊里進行了一次穿越。
華燈初上,回望方學斌硯雕藝術館,仿佛坐落在鬧市夜空中的一座硯星閃爍、光芒四射的硯雕殿堂。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源于方學斌的那句深邃而睿智的人生格言:
因為喜歡,所以執(zhí)著!
方學斌,83年從事硯雕工作二十余載,作品不斷創(chuàng)新,精益求精,89年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二等獎。90年被任工藝廠創(chuàng)研究主任,《江南秋色》硯97年被安徽省政府選贈香港首任長官董建華先生,曾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會金獎,南京國際藝博會百花藝術設計金獎,2008年第43屆全國工藝世品旅游紀念大會榮獲創(chuàng)新作品設計大賽銀獎,2009年獲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金獎,2009年《品茗圖》硯榮獲安徽省工藝美術學會最高學術獎。2012年中國歙硯大展榮獲一等獎。2013年12月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展“巧奪天工”金馬獎榮獲金獎。2013年11月獲十五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獲金獎。自93年8月至今培養(yǎng)三、四十位硯雕技人,為歙硯培養(yǎng)一大批技術人才。
作品繼古求新,以自然石材巧妙的設計,創(chuàng)作天然的山水硯,為歙硯石材的開發(fā)利用和新的創(chuàng)意開辟了先河。2007年被特聘為行知學;盏袼囆g學院導師,專心傳藝使學生對徽文化、徽州四雕有更深的了解。促使歙硯的發(fā)展,再造歙硯雕刻藝術的另一歷史高峰,2010年因在硯雕制作技藝取得突出成就特被授予“中華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稱號。